【诗词考辩】孔雀为何东南飞?又为何五里一徘徊?

【诗词考辩】孔雀为何东南飞?又为何五里一徘徊?

在读《为焦仲卿妻作》孔雀东南飞时,我们往往会对起句产生疑问:孔雀为什么东南飞?为什么又会“五里一徘徊”或作“十里一徘徊”呢?明明写的是一出爱情悲剧故事,在讲故事之前要用孔雀东南飞来起兴呢?

很多学者回答和考证过这个问题,最有名的就是魏晋文学专家陆侃如先生的博士答辩,而当时陆侃如先生对于孔雀为什么东南飞的急智妙答是因为“西北有高楼,上与浮云齐”。一首乐府民歌,一首古诗十九首,而陆侃如先生回答也并非无根之萍这或出自梁简文“浮云西北起,孔雀东南飞。”

而现代有些考辩就更有意思了,当听说故庐江府当地“野生”学者们作的考证是孔雀东南飞是因为刘兰芝家在焦家的东南方向,被休回家后自然是东南飞了。当看到这种无聊至极的无聊考证时,令我不禁哑然失笑,这完全脱离了读诗的范围。即便是当真刘家在焦家的东南方向,诗的起句一定就要写孔雀东南飞么?这个完全没有道理。

其实《为焦仲卿妻作》认用“孔雀东南飞,五里一徘徊”来作整诗的起兴,体现了常说的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高度凝练,这里短短十个字便有三个意象要分析,分别是孔雀,东南,五里(或作十里)。首先我们先从意象上看,孔雀为何东南飞。

最容易理解的意象是“孔雀”,用美丽吉祥之鸟来与美且贤的女子刘兰芝作比,这个不论是哪一类考辩都基本认可这一观点。

最难理解的就是“东南”意象,理解“东南”,根据古汉语中一字一词,先对东和南分别进行训诂解读。东在四季中代表春天,五行中属木,也代表生机,比如“东风夜放花千树”“把酒祝东风”,从与神鸟结合用法中“凤凰从东来,何意复高飞。”。

南代表四季中为夏天,五行属火,是兴盛是繁荣。从上古《南风歌》开始就“南风之薰兮,可以解吾民之愠兮,南风之时兮。可以阜吾民之财兮。”的用法,诗经中有“凯风自南”,曹植有“愿为南流景”,刘公幹的《赠从弟其三》也用“凤凰集南岳”来起兴,所以东南在诗词中有生机和繁荣的意象。而唐人拟古之作《古别离二首》中有句“君为东南风,妾作西北枝。”,而前面提到梁简文帝句“西北有浮云,孔雀东南飞。”同样有东南为所追求自由生机的意象。所以孔雀东南飞这里一层意象是,相比西北的萧瑟,东南对于孔雀代指刘兰芝来说是一个更好的更繁华的去处。这也符合后面刘兰芝离开焦母人格上重获新生,有机会嫁到太守府上可享荣华富贵的诗意。“孔雀东南飞”的起兴是指刘兰芝有了更好的去处。

那为什么又是“五里一徘徊(也作十里一徘徊)”呢?这里就是埋下了悲剧的伏笔,五里或十里意象应是古代的十里一长亭,五里一短亭的亭驿制度。亭者停也,亭作为古代行人临时歇脚的地方。我认为这里“五里”更好,赶路的人不会每到一亭就会都停下休息,而这位明明已经奔着自由和富贵而去的“孔雀”,却每走2500米就要停下来回望,这也更体现了刘兰芝的专情,那种富贵诚可贵,生命价更高,但为爱情顾,两者皆可抛。如不能和爱人相伴一生,孔雀即便向东南乐土而去,也要频频回顾,终要为伤心而折翼。

有人也提出这样的问题,“孔雀东南飞,五里一徘徊。”之后马上就转入到“十三学织素”的叙事内容,这个幅度很大,有人怀疑,中间是不是还丢失了诗句。其实不必有这种担心,在汉魏诗中,开头一联的比兴或说理后,再转入以赋叙事的情况很常见,比如古诗十九首的《青青陵上柏》起句以陵柏和涧底石比兴,第三句转入“人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”的感慨,继而开始“斗酒相娱乐”叙事。《去者日以疏》也是如此,“去者日以疏,来者日以亲”感慨生替后,进入“出郭门直视”的所见叙事。曹植的《野田黄雀行》“高树多悲风,海水扬其波”后进入“利剑不在掌”感慨转入“不见篱间雀”的叙事,这些名篇都是例证,可以认为孔雀东南飞应该不存在丢句现象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相关推荐

亚洲365bet日博 京东小绿券

京东小绿券

📅 08-06 👁️ 8019
亚洲365bet日博 02世界杯那个最著名的争议裁判后来怎么样了?
亚洲365bet日博 技巧:锤子手机的3种截屏方法 刚买T2的来看看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