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中介最终胜出
商业模式宣告破产之后,2016年开始,爱屋吉屋再未获得资本注入,不得不逐渐减少广告投放费,这导致房源和客源的进一步下滑。
“在爱屋吉屋房源获取上,广告驱动的业主主动委托占比50%,还有30%来自经纪人自主开发,其他渠道占20%。”《同策报告》分析道。
当年秋天开始,裁员潮开始在爱屋吉屋蔓延。缺了资本支援,这家昔日独角兽经纪人交易效率逐渐降低,市场份额逐渐萎缩殆尽。
爱屋吉屋试图自救,但未能成功。
地产观察者卢俊撰文举例称,有段时间爱屋吉屋铤而走险,甚至使用了花钱飞单的模式,即,爱屋吉屋补贴一点钱,让其他中介成交的现金流在自己公司账户上走一遍,以便让成交量看起来还不错。
2017年之后,爱屋吉屋的生存窗口慢慢关闭。
邓薇曾对二手房短期垫资的金融服务这一新产品寄予厚望,随着链家上海“2.23”消保事件爆发引发监管层对中介机构金融服务的叫停,爱屋吉屋这一期待盈利点落空。
此外,爱屋吉屋试水的长租公寓也无功而返。
爱屋吉屋运营原实体为满懿(上海)房地产咨询公司,腾讯《棱镜》查询工商资料显示,2019年2月1日该公司完成诸多工商资料变更,投资人邓薇、梅虹退出,100%全资股东变更为爱吉(上海)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。
此外,爱屋吉屋还涉及诸多法律诉讼及行政处罚。
上周,邓薇在回复媒体时称,爱屋吉屋的整租、二手房业务经过两年的调整已经全部结束。目前,爱屋吉屋网站、APP已经停止运营。
而传统中介巨头链家在与爱屋吉屋的战事中全部胜利。2015年前后完成多笔中介收购案后,链家愈发强大,GMV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大关,并在2018年推出贝壳找房平台,开始在更遥远的县市收割对手。
“爱屋吉屋‘高效率+低费率’的盈利模式并没有通过市场检验,地产中介盈利还是要靠高佣金+低工资支出的传统盈利模式。它并没有通过互联网工具的运用改变盈利模式。”《同策报告》三年多前的判断一语成谶。
而今,当外界再提起爱屋吉屋时,只剩感喟。